推广 热搜: 幼儿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学习  注意力训练  育儿新知  智力开发  家长教育心得  教育  学习动力  家庭教育帮 

「辽宁一位教育局长的4分钟演讲火了」中国爸爸妈妈的行为里,它最叫人心酸……

   日期:2025-05-23     来源:www.gwweb3.com    浏览:607    
文章简介:01“本人当局长。从明天开始大伙回去落实:全盘锦的孩子回家都要做家务劳动。

01

“本人当局长。
从明天开始大伙回去落实:全盘锦的孩子回家都要做家务劳动。
有空闲多做,没时间少做,但不可以停下来。一分钟也要做,做半个小时那就更好。”

这段话,源自偶然间关注到的魏书生的讲坛。
他是辽宁盘锦前教育局局长,卸任后被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聘为研究生导师,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聘为兼职教授,还是清华大学中旭商学院高级讲师。

这段他公开发表的言论,如平地惊雷,听得所有父母一个激灵。

「辽宁一位教育局长的4分钟演讲火了」中国爸爸妈妈的行为里,它最叫人心酸……

不少人不理解,说魏老师当教育局局长,研究的第一不是分数,不是考试,不是升学率,如何是家务劳动呢?
他说:
“一个人的头等大事,就是承担家庭责任。”
“某个人说自己爱祖国,爱人民,看不见摸不着。
他假如不喜欢自己爸爸妈妈的话,你说他爱祖国爱人民,100%是骗人的,用不着论证。
爱爸爸妈妈,挂在嘴边上说空话,那不是骗人的吗?
人必须要掌握,用行动去心疼爸爸妈妈。能承担的家庭责任,从小承担。
一个孩子从小了解心疼你了,长大了他自然会心疼老百姓,心疼集体和国家。”

一番话从点连成线,满堂父母赞不绝口。
不出意料之外,也有人不认可,对准魏书生和他儿子之间的相处模式开炮:

“光听你把家庭责任挂在嘴边,我看你在孩子的大事上,仿佛根本不负责任。”

02

作为一名爸爸,还是一名教育家,魏书生在儿子面前,好像真如那名挑刺的父母所言,“不太负责任”。
儿子念高中,学文科还是学理科,一句话没问过爸爸。
魏书生非常坦然:“不问我说明他有这个规划,咱管这事做什么啊?”
儿子高中毕业考大学,考什么学校报什么专业,一句话没问过爸爸。
魏书生非常放心:“但凡没问的那他一定有这个能力,那自己管自己呗。”
儿子研究生毕业要参加工作,一句话没问过爸爸。
魏书生笑得直乐:“没问我这就是用不着我啊,不需要我那咱管什么管呀,自己弄去吧。”
那名父母更疑惑:“什么都不管,那你当父母到底管什么!”
魏书生话锋一转,表情严肃道:“管小事。”
非常小,魏书生就给儿子下死命令:自己能做的事情,需要自己做。
甚至,在儿子三四岁的时候,就威逼利诱地让他给自己洗脚。
儿子非常疑惑:“爸,你不会洗啊?”
魏书生连骗带哄:“爸哪有你洗得好啊,你那小手揉得多好,真有一套。”
“趁他不懂事的时候,把他引向正确的轨道,长大将来,他培养习惯了,感觉惦记你是理所当然的事情。”
他和儿子外出,假如只有一个包,那肯定是儿子抢着背。两个包,儿子就一手挎一个。
有一次仨包,魏书生想着这回儿子一定是拿不了了,便计划自己背。
结果儿子抢过去,背起一个,左右手各拎一个,大步流星地在前面走,显示自己长大了,成熟了。
魏书生说:“既然孩子都感觉自己成熟了,咱一个当父母的做什么呀?非得抢过来替他背吗?”
“我就在后面空着手,赏析他的成熟,也是品尝我们的教育成就。”

03

说实话,我被魏老师这句“赏析他的成熟”感动到了。
三毛曾说,人活着是件美好的事情,不在于风景多美多壮观,而是在于遇到了哪个,被温暖了一下,然后期望有一天,自己也成为一个小太阳,去温暖其他人。
仔细想想,爸爸妈妈子女的关系,也是这样。
可中国爸爸妈妈最大的失败,就是从小就剥夺孩子走向成熟的权利,然后自己付出全部,养出的却是一匹匹白眼狼。
还记得我之前写的武汉地铁站狂踹妈妈6脚的小姑娘吗?

妈妈在前面拖着两个行李箱,背着两个包,还提着两个大袋子,却被身后双手插兜、优哉游哉的十多岁女儿推搡脚踹、大声辱骂。

女儿趾高气扬,妈妈畏畏缩缩,打不还手,骂不还口。
旁观者看不下去,威胁小女孩,再打就报警。
一直躲闪的妈妈却站出来拦着,安慰发脾气的女儿“没事了,没事了,别生气”。
还有位母亲,为了劝任性的儿子去上学,“扑通”一下面对着儿子直直地跪了下去。


「辽宁一位教育局长的4分钟演讲火了」中国爸爸妈妈的行为里,它最叫人心酸……

而她儿子,翘着二郎腿靠在椅子上悠哉地玩手机,不考虑长跪了一小时的生母,还把母亲下跪的样子拍照发了朋友圈,配文“高兴每一天”。

「辽宁一位教育局长的4分钟演讲火了」中国爸爸妈妈的行为里,它最叫人心酸……

甚至高校开学时最常见的场景,是孩子趾高气扬地在前面空着手走,父亲妈妈傻乎乎地走后面扛着行李。
一如魏书生所说,你最悲惨的不是累着了自己,而是惯出了逆子这颗心。
他从小一点都不了解心疼你,他如何可能心疼更多的人?
没血缘关系的人,他更不了解心疼了。
最后,你的孩子一辈子都不会有幸福感。
由于人的幸福感更多的是在心疼其他人,关心其他人,为其他人做事中产生的,被惯着的孩子心里只装着自己,这是人活着最大的悲哀。
4分钟的视频内容,魏教授如是总结:


“大伙千万不要小看做家务劳动这件事情,全中国的学生假如都每天做家务,都了解心疼爸爸妈妈,你尝试一下,社会风气不同。
老师们,尤其是从小了解心疼爸爸妈妈,承担家庭责任的孩子,你想让他学习不努力,都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这是规律,这是问题的根。”

教育的最后目的,不是培养出一座孤岛。

不要让那些毫无保留的给予,架空了孩子的心。

04

其实在看了魏教授的视频后,我一直在想:
爸爸妈妈的终极使命,是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?
俞敏洪曾说,中国的孩子被给予的过多了,被给予的习惯了,以至于他把“被给予”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,当作天经地义的事情,当不再“被给予”的时候,就会感觉到巨大的痛苦。
不懂感恩的孩子,喝着爸爸妈妈的血,赚着自私自利的快乐,不会为亲情回报一丝一毫,可以说是全无良知。
如此的孩子,长大后不过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,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牺牲掉周遭的所有。
一个只顾我们的人,即便混出点出息,你能指望他为家庭带来什么?又能为社会带来什么?
家庭里不缺门门功课考第一的优等生,缺的是了解体谅和关心爸爸妈妈,为他们盛碗饭、捏捏背的孩子;
社会上也不缺肩负大任的栋梁,缺的是懂回报、拥有责任感和完善人格的有德之才。
《容忍与自由》里,胡适有段话说得很好。
“大家糊里糊涂地替社会上添了一个人。
这个人以后一生的苦乐祸,这个人以后在社会上的功罪,大家应该负一部分的责任。
说得偏激一点,大家生一个儿子,就好比替他种下了祸根,又替社会种下了祸根。
他或许培养不好的习惯,做一个短命浪子;他或许更堕落下去,做一个军阀派的走狗。
所以大家“教他养他”,只不过大家自己减轻罪过的法子,只不过大家种下祸根之后自己补过弥缝的法子。”

大家的孩子,不是大家的孩子,而是社会的孩子。
爸爸妈妈的终极使命,就是从小让孩子独立、自信懂感恩,善良、谦逊有教养。
是让孩子触及到了爸爸妈妈给予的温暖之后,自己也成为一个小太阳,去温暖其他人。

05

10年前,重庆“棒棒”冉光辉赤裸上身,一只手扶着肩上扛着的货,一只手牵着儿子冉俊超的照片红遍互联网。

大家被他“肩上扛着家庭,手中牵着将来”的坚韧所感染。

「辽宁一位教育局长的4分钟演讲火了」中国爸爸妈妈的行为里,它最叫人心酸……

10年后,冉光辉脸上多了不少皱纹,儿子冉俊超从幼童长成了少年。

他把爸爸的辛苦放在心里,父亲凭我们的力气、能力,为他扛出了一片天,而他一个人想要好好学习获得好成绩,来安慰父亲的辛苦。

「辽宁一位教育局长的4分钟演讲火了」中国爸爸妈妈的行为里,它最叫人心酸……

在班里当了班长的冉俊超,天天下课回家,都会给在外辛苦劳作的爸爸妈妈做好一桌饭菜。
今年春节,他还给爸爸妈妈写了一封信、录了一段视频当做新年礼物。


“生活其实并没那样困难,无需你去那样拼命,我可以跟你们分担所有,但你并未必非要一个人去承担那个重压,我可以跟你一块。

父亲,我很感谢你用扛货扛来的钱养育了我14年,我目前非常想告诉你一句,父亲,我爱你。”

「辽宁一位教育局长的4分钟演讲火了」中国爸爸妈妈的行为里,它最叫人心酸……

美国心理学家威廉·詹姆士说:播下一个行动,收成一种习惯;播下一种习惯,收成一种性格;播下一种性格,收成一种命。

所有些互动都是双向的,你给孩子最好的溺爱,就是教他掌握做人。
知恩感恩,不忘根,不忘本。



作者:王耳朵,上不知天文,下不知地理,中间略懂点生活歪理。关注【王耳朵先生】(ID:huangezishiba),一个路见不平,就忍不住一声吼的中年boy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